8月19日,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安徽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联合安徽广播电视台综艺体育频道《医道健康》推出特别直播。我校2002届校友、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朱晨和我校2003届校友、弋矶山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姚卫东两位骨干医师,在直播中分享了各自的从医心路,解答了大众关心的健康问题,以实际行动诠释“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节日内涵,展现了我校校友在医疗岗位上的责任与担当。

直播现场
作为从皖医走出的优秀医师,朱晨与姚卫东在直播中,首先分享了自己选择医生行业的初心。朱晨用“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收获,痛并快乐着”概括了从医感受。他坦言,医生这份职业的核心在于奉献与责任;身为科主任,更要以身作则,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做医生是很幸福的,许多患者的理解让我们充满动力。他们期盼更精湛的技术,也希望少受些痛苦,这份信任,便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底气。”

朱晨接受访谈
同为我校校友的姚卫东,巧妙地将手术室比作“战场”:“在手术室的时间比在家还长,这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落的瞬间,时常会心生忐忑,但大家并肩作战、全力以赴,只为下班时能带着成就感离开。”从医至今,他已诊治过一万多名患者,用日复一日的坚守,深刻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

姚卫东接受访谈
直播中,两位校友还结合各自专业领域,细致解答了大众关心的健康问题。朱晨深入解读了骨关节炎的症状表现、高发人群及治疗前景,同时介绍了骨科手术近年来实现的技术突破;姚卫东则系统科普了麻醉医师的主要工作内容,针对“麻醉次数多是否影响大脑”等常见疑问给出解答,还分享了麻醉医生保障患者安全的具体措施,以及麻醉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与应对办法。

校友合影
两位校友在直播中始终传递着对职业的敬畏与热爱。朱晨感慨,医生的幸福感源于患者的康复与信任,这种双向的理解让医者在坚守中更添力量;姚卫东则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自我鞭策,将每一次诊疗都视为守护生命的责任担当。这场直播不仅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到医者的日常与担当,更通过专业科普搭建起医患沟通的桥梁,也让更多人读懂了医务工作者那份厚重的职业初心。
从皖医校园里的求学者,到临床一线的中坚力量,两位校友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财政部组织实施的高层次人才计划中,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医师”称号。朱晨与姚卫东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母校培养医者的初心。他们表示,未来将继续携手前行,在医疗岗位上坚守奉献,用“德馨”与“技精”续写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校友简介

2002届校友朱晨
朱晨,2002年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安徽省杰青、第十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全国青委兼关节学组青委。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业道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2003届校友姚卫东
姚卫东,2003年毕业于麻醉学专业,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博士后,曾获国家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国家优秀青年医师,安徽省首届“青年江淮名医”等荣誉。安徽省第七批特殊创新领军支持计划人才、安徽省第十二期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三届、十四届青年学组委员,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R1)、二等奖2项。相关成果发表于Br J Anaesth、 Anesthesia & Analgesia等专业权威期刊,并担任多篇SCI期刊审稿人。(杨伟琼/文 图片来自“健康安徽”)